【设计】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概论》(二)?
前言
很多同学想考艺术设计,但作为跨考生,或者小白,不太明确艺术设计具体是做什么的。
艺术设计概论的脉络是什么?
考上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是朝哪个方向去深造学习的?
如果我们考这门专业,需要看哪些书呢?
一、 设计理念的转变历程
二、 设计的五个原则
三、 非物质设计的定义与探讨
四、 专业推荐书目
一、 设计的转变历程
设计从物到人的转变是在20世纪最深刻的转变之一。
以前的关系是人去适应机器,而不是从人的本位去考虑如何让机器适应人类,后来根据人的喜好、爱好、情感、触感等来服务人类。
1. 与人的需求相联系,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后,更高一级别的精神需求往往成为主要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往往是与物质需求相统一融合的东西,所以是更需要设计师关注的人性需求。
2.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工效学原出希腊文“ergo”,即“动作”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学。人体工程学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3.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4.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5.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6.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二、 设计的五个原则
提出者: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
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
提出地点:在中国讲学期间
意义:反映了西方现代设计在当代的一些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
1. 完整性原则:
一件产品不仅局部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 变化原则:
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人的需求、欲望也在不断改变,设计师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满足消费者。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能源、工具运输等;另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是整个设计活动中的资源,要量力而行,不断补充自己。
3.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
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o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地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4. 综合原则:
即充分了解市场、消费、人的需求、工业技术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设计不是一个独立行为,而是一个多样的综合行为。
5. 服务原则:
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艺术与设计的区别
三、非物质设计
20世界90年代,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设计界对环境得进一步关注,使设计从关注人与物的关系转向关注人与环境以及环境自身的存在,出现了关注生态环境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潮流,电脑以及网络的翻转使设计在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上存在。
非物质主义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性是由人决定的,离开了人,物质就没有意义了。
设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问题)--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设计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某个固定的产品,它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一种程序、一种制度或一种服务,因为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的,这正是“非物质主义”设计观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
四、专业推荐书目:
《为人的设计》
作者简介:亨利.德莱福斯(1904-1972),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师,他在40年的从业生涯中,参与设计过无数美国现代经典产品,如电话、电视、火车、轮船、飞机等。他坚持以人为本,外观服从于功能的设计理念,在人体测量学和人类工程学方面提出革命性见解,赢得了全球客户和设计所的钦敬。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作者简介:维克多.帕帕奈克(1927-1998),美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设计理论家设计教育家之一。帕帕奈克一生主要在大学和艺术学院任教,获得过许多重要的设计奖项。他曾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做过大量的设计工作,堪称“世界公民”。帕帕奈克勤于著述,他最重要的著作包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人的尺度设计》和《绿色律令》。其中尤以《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影响最大,该书已经被翻译成23种多语言。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黛比.米尔曼,在设计领域工作已逾20载,是美国最大的品牌顾问公司sterling brands的合伙人,并担任设计部门主任。黛比主持网络脱口秀“design matters”——极受欢迎的提供评论和对话的视觉文化论坛。她是设计报道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设计师协会委员,常在设计类博客“speak up”中发表文章。此外,她还是视觉艺术学院的讲师,并定期为《印刷》杂志供稿,现居纽约。
好了,对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概论的讨论暂到这里结束。
大家如果想进一步深度学习以及在行业内深耕到有所建树,必须稳扎稳打,通过在专业院校的系统学习与锤炼,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而考研,就是送你去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学习的第一步。
锐魔锐魔艺术考研2021设计类精品考研课即将开启!
想了解更多?
别急!即将上线!
《设计学概论》
课程价格:1899元
课程内容:将尹定邦、李砚祖等设计概论的经典教材讲一遍,详细分析书中知识点、考研突出重点
课程时长:20个小时
上课时间:7月---8月
上课形式:线上直播(可看回放)
课程福利:赠送任意一门设计类网课,赠送资料《中外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狂背版》
《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价格:1199元
课程内容:将《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本教材详细讲解一遍,分析书中知识点,将其中常考点重点讲解。
课程时长:15个小时
上课时间:7月---8月
上课形式:线上直播(可看回放)
课程福利:赠送任意一门设计类网课,赠送资料《中外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狂背版》
《设计考研手绘班》
课程价格:1999元
课程内容:主要是教授视觉传达、平面设计等方向的手绘。
课程时长:20个小时
上课时间:7月---8月
上课形式:线上直播(可看回放)
课程福利:赠送任意一门设计类网课,赠送资料《中外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狂背版》
《中国服装设计史》
课程价格:1699元
课程内容: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全部讲解一遍,突出考研重点。
课程时长:20个小时
上课时间:7月---8月
上课形式:线上直播(可看回放)
课程福利:赠送任意一门设计类网课,赠送资料《中外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狂背版》
后续会陆续建群!
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
敬请期待!